昨天晚上是我們班第一次上曲家瑞老師的課「專題研究」,印象中老師好像是個性很直、講話犀利的女生,所以不自覺緊張了起來,不知道作品會不會被批得體無完膚。時間一到,曲老師走進教室,她一開口我就放鬆了許多,她給人很直爽卻自然不做作的感覺,好像彼此已經認識很久了!我想當老師的基本條件之一「讓學生放鬆並產生信任感」她不但已經具備,而且魅力十足。

她看作品的方式很特別,讓人印象深刻。她從「人」出發,從我們的外表個性到生活背景,再到創作原因,最後再回到作品。剛開始,會想說:「奇怪,老師好像比較想知道關於作品以外的其他瑣事。」她對每一個人身上的每個細小的瑣事,都充滿了好奇心,像孩子發現寶物般興奮的問問題:

「為什麼會選擇穿這種皮外套,我真的很想知道?」
「蛤!30歲就結婚生子是妳想要的嗎?」
「這麼辛苦上班是為了什麼呢?幹嘛不讓老公養?」
「你是我看過戴最多戒指的人,why?」
「為什麼要練肌肉,有什麼幫助嗎?」
「你喜歡的是男生還是女生?」

……許多大膽直接的問題,讓台上的人傻了眼,台下則笑翻了肚皮,綜藝味十足,但此刻老師是認真要聽你說的,當你站在台上,全身冒汗時,你會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放下心防並全盤脫出。

有很多時候我們常常看不見自己的盲點,但在內心深層裡面的東西,往往也只有我們自己才會知道。我想一個好的創作者如果不能完全的瞭解並接納自己,是做不出好作品的。這對出社會工作一段日子的我們來說,更是如此,為什麼出社會上班後還想回到學校念研究所,這麼辛苦的原因是什麼?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是有意義的嗎?現實與夢想必定是會有距離的,但要如何去平衡並慢慢接近?

對我來說,不論是工作、家庭、生活都是很重要的,如果生活乾枯又如何創作出好的作品呢?婚姻和孩子必定會花費許多時間去相處瞭解,但相對的這些經驗都是非常個人的、珍貴的,沒有任何人的一生會是相同的組合,我也相信我們現在過的生活,都是自己所有選擇去排列組合起來的,每一個選擇與決定都是有意義的,那成就了我們的一生。現在30歲的我,雖然銀行存款只有一些些,但我很滿足目前所擁有的,而且我知道每一天我都離夢想近了一點。

曲老師昨晚很隨性的上課上到快半夜12點,還好她的熱情讓時間感覺並不難熬,從每個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,感覺全班的感情又更加的凝聚了,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上她下一堂課了!

(ps:感謝洛卡先生提供的上課偷拍照片。)